央行发布2022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
2022-07-15 08:48:50来源:私募排排网
按照惯例,央行将在每月10日-15日左右公布新增人民币贷款、社融、M2等金融数据。7月11日,人民银行发布2022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。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13.68万亿元,同比增长9192元;其中,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.81万亿元,同比多增6867亿元。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1万亿元,比上年同期多3.2万亿元;其中,6月社融增量5.17万亿元,比上年同期多1.47万亿元。
强货币政策与超预期社融规模,真反弹或假反弹?
今年以来,经济发展环境愈发复杂,面对国内疫情俄乌冲突等诸多超预期因素冲击,央行持续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,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、上缴结存利润,释放长期流动性。同时两次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行,及时推出多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,积极为市场主体提供政策支持。数据显示,6月末,M2、社会融资规模存量、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均保持在10%以上。整体看来,上半年新增信贷、社融规模可观,6月份新增信贷、社融规模超预期。
继6月PMI指数大幅回升之后,6月社融信贷数据大幅超预期回升展现了中国经济强劲的恢复力,中国经济还是长期看好的,经济基本面货币政策导向均对资本市场继续友好。
自从4月份以来,我们已经持续跟踪了三个月的社融数据,每个月我们都会强调,社会融资是全社会的融资需求,这个数字越大,就代表需求越大。6月份,人民币贷款和政府债券终于齐头并进,意味着经济开始复苏。
社融政策双超预期,稳增长依然是下半年主线
除了社融政府债券和企业中长期贷款超预期外,7月12日,国办发布的《以工代赈通知》以及国家发改委发布了《新型城镇化通知》中明确了实施以工代赈的建设领域和重点工程项目范围,同时其指出要加大投入力度,扩大投资规模,并要求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等3000亿元用于补充重大项目资本金或为专项债项目资本金搭桥,撬动政策性银行增加8000亿元信贷额度保障基建资金来源。
从社融和政策这两方面来看,稳增长依然是下半年的主线,基建链是年内业绩增长最确定的方向。稳增长政策有望持续发力,国内经济持续修复,继续看好A股的投资价值。在稳增长政策态度下,低估值的新老基建产业将会反弹修复,具备交易机会。
基建投资既是宏观经济逆周期调节的“重要抓手”也是稳增长的“基本底色”,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,宏观政策持续发力,对基建投资增速具有明显的刺激作用。我们提过,基建一般分为传统老基建和新基建两大类,老基建包括交通、水利、市政管网、能源电力等项目。新基建包括5G基建、特高压、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、新能源汽车充电桩、大数据中心、人工智能、工业互联网这七大领域。在这基建投资提速的时候,我们应该怎么样才能布局基建领域以把握住下半年主线行情?
早在2021年4月,银华基金就发行了全市场首只基建ETF——银华中证基建ETF。近期,银华基金再次推出它的“孪生兄弟”——银华中证基建ETF联接基金(A类015761;C类015762),助力投资者一键布局受益于稳增长的大基建板块。
银华中证基建ETF联接基金,紧密跟踪“中证基建指数”,为市场提供多样化的投资标的。其“中证基建指数”基建投资主题鲜明,成分股共80只,前十大权重股均为基建板块龙头,前十大重仓股合计权重为60.23%,集中度较高,龙头效应显著。
而目前,随着近年来市场的整体下跌,银华中证基建ETF联接基金跟踪的中证基建指数也有一定程度的回调,估值来到历史低位,打开长期投资窗口。目前,截至2022年4月29日,中证基建指数的最新PE估值为10.92倍,处于该指数发布以来26.55%分位。从过往业绩来看,中证基建指数表现出较好的成长性,长期投资价值凸显。自指数基日至2022年4月29日,中证基建指数累计涨幅683.05%,相比同期上证指数139.23%的涨幅,超额收益显著。
目前,多方面因素对国内经济造成冲击,在“稳增长”政策下,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流砥柱作用愈加凸显,投资价值不言而喻。正在发行的银华中证基建ETF联接基金,紧密跟踪中证基建指数,具有主题鲜明、聚焦龙头、估值低位、长期超额收益突出等优势。
我们仍然看好A股优质资产长期投资价值,当前基建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,逆周期调节政策持续加码、政策面持续宽松,板块估值有望修复,基建主题基金也迎来较好配置时间窗口。建议立足长期,逢低分批买入或者定投买入处于相对低位的优质基金。如果投资者看好基建行业未来发展趋势,不妨借道银华基建ETF联接基金来参与基建板块的投资机会。
风险提示
本文信息来源于公开资料或对投资经理的访谈,业绩相关数据由基金管理人或外包估值核算机构提供,数据经托管人复核。
投资有风险,本文涉及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,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,我司未以明示、暗示或其他任何方式承诺或预测产品未来收益。投资者应谨慎注意各项风险,认真阅读基金合同、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销售文件,充分认识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,并根据自身情况作出投资决策,对投资决策自负盈亏。
版权声明
本文所涉的个人观点,不代表我司的任何立场,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。未经许可,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。转载、引用、翻译、二次创作(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)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,必须取得我司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排排网财富,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。
标签: 强货币政策 社融规模 社融政策双超预期 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